正心楼

层楼涵碧拥孤城,八面玲珑混太清。
堂奥定从卑处达,经纶元自静中生。
星河气展皇王业,草木春呈造化情。
满眼风光熏欲醉,主翁犹自唤惺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心楼》是明代海南文学家钟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钟芳(1476—1544),字仲实,号筠溪,生于崖州高山所水南村。因家境贫寒,母亲早逝,幼年在外亲黄家抚育,故又名黄芳。钟芳自幼聪慧颖异,七岁能赋诗。弘治十四年(1501年)乡试获第二名,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二甲第三名。钟芳中进士后才奏请朝廷复原其本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左迁宁国府推官。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海南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内容与赏析:《正心楼》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的律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正心楼周边的自然美景和文化氛围。诗中的“堂奥定从卑处达”表达了诗人对于谦逊和低调的赞美;“草木春呈造化情”则描绘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文化意义:《正心楼》作为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的“正心二字取自《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为端正身心,勿有妄念。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4. 实用信息:正心楼不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区的主要教学楼,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空间和现代化的设施。它满足了不同教学需求,包括本科生教学、留学生教学、毕业季招聘及大型考场等。此外,图书自助借还区的设置也是图书馆服务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使得学生们即使不进入图书馆也能方便地享受文献资源。

《正心楼》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还是一座承载着教育使命和时代精神的建筑。它不仅展示了钟芳的文学才华,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感受文化、体验现代教育的场所。通过深入阅读《正心楼》,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