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清献公琴鹤图

青袍白马成都路,虞琴裹囊鹤翎素。鹤鸣雅称角徵清,琴调解教羽衣舞。
羽衣起舞群鸟空,瑶弦簸动鱼凫风。遂令蜀魄收啼血,水增涓洁山增崇。
一自兼收入画工,至今孤桐羁羽与公炳炳齐崆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赵清献公琴鹤图》是一首由明代诗人钟芳创作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赵清献公琴鹤图的赞美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全文及翻译
  • 诗歌原文
    青袍白马成都路,虞琴裹囊鹤翎素。
    鹤鸣雅称角徵清,琴调解教羽衣舞。
    羽衣起舞群鸟空,瑶弦簸动鱼凫风。
    遂令蜀魄收啼血,水增涓洁山增崇。
    一自兼收入画工,至今孤桐羁羽与公炳炳齐崆。
  • 诗歌翻译
    青绿色的官袍和白马出现在成都的街道上,虞琴裹着白色的鹤羽毛。
    鹤鸣声雅致如同宫庭中的音乐,琴音调和如同教导舞蹈的动作。
    白鹤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周围的鸟儿也因之空无一物。
    弹奏的琴声仿佛在拨动着鱼凫的翅膀,使水面泛起波澜。
    因此使得蜀地的人们收起了泪水,使得水质更加清洁,山峦更加秀丽。
    自从这幅画被纳入到画家的笔下,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些与赵公一同飞翔的白鹤。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赵清献公的形象与音乐、舞蹈、自然景象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描绘赵公的形象和音乐的美妙,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歌中充满了敬仰和赞美之情,通过对赵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 象征意义:诗中的“孤桐”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独特的才华,寓意着赵公不仅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还具有高雅的艺术修养。
  • 文化传承:此诗不仅是对个人的颂扬,更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对赵公的描绘,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想社会的向往。
  1. 历史背景
  • 赵清献公:赵清献公,即赵抃(bǎn),北宋时期著名的官员,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著称。赵清献公在任期间,致力于治理国家,改善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 琴鹤图:琴鹤图是赵清献公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他骑白马、持琴的形象。这幅画不仅展示了赵公的风采,也体现了他追求高雅、注重修养的精神风貌。
  • 明代: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对于传统诗词歌赋的创作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精湛的技巧。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赵公形象和音乐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 意象运用:诗歌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如青袍白马、虞琴鹤翎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比手法:诗歌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赵清献公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差异,强调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
  • 韵律美感:诗歌的韵律安排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学价值
  • 艺术价值:《题赵清献公琴鹤图》作为明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思想价值: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如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对于当代社会仍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 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赵清献公及其琴鹤图的描述,揭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为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题赵清献公琴鹤图》不仅是一首赞美赵公的诗歌,也是一部充满智慧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美好事物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