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书事

空阶木叶摧璆琅,火流坤位银河光。
当庭兀坐情默默,爽气透入罗衣裳。
罗裳寸裂犹可结,百忧耿耿那堪说。
倚阑无力叫天阍,聊对清尊问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露坐书事》是明代诗人钟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与背景:钟芳是明代广东崖州人,字仲实,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仕途经历丰富,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在政治生涯中,他不断积累经验和学识,最终在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尽管他在政坛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但他并未因此满足,而是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钟芳的作品多样,包括诗歌、奏议等,其中《露坐书事》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与解读:《露坐书事》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空阶木叶摧璆琅,火流坤位银河光。当庭兀坐情默默,爽气透入罗衣裳。罗裳寸裂犹可结,百忧耿耿那堪说。倚阑无力叫天阍,聊对清尊问明月。
  • 首联:“空阶木叶摧璆琅,火流坤位银河光。”这两句通过描写秋日庭院中的景象来渲染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情绪。木叶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与“璆琅”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稍带凄凉的氛围。“火流坤位银河光”则进一步强调了夜空中的星辰,如同璀璨的火焰般在夜空中闪烁,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 颔联:“当庭兀坐情默默,爽气透入罗衣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庭院中,内心情感的深沉与复杂。诗人选择用“当庭兀坐”来形容自己的位置,可能是为了突出自己与世隔绝的感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罗衣裳”比作诗人的内心世界,暗示着内心的忧愁和不安。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句的画面感,也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 颈联:“罗裳寸裂犹可结,百忧耿耿那堪说。”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所面临困境的深刻反思。诗人将自己比喻成被风吹拂的衣衫,即使衣物破损,但仍然可以修补。然而,面对众多的烦恼和忧虑,诗人却感到无法言表。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尽管面临困难,但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 尾联:“倚阑无力叫天阍,聊对清尊问明月。”诗人以无力的叹息结束全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他倚靠在栏杆上,试图向天空喊话寻求帮助,但最终只能对着皎洁的明月倾诉自己的心事。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露坐书事》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的艺术才华,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情感与自然的深刻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