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司理李君之南安

我昔滥竽两浙宪,君在秋曹曾识面。
西江右辖曾几时,君来幕下相追随。
星霜倏忽五六载,君已乔擢南安推。
南安雄据梅关路,广南视之若门户。
昔贤司理著高名,台存风月人争慕。
桁杨卧庭嚣讼稀,诗书万户临清溪。
丈夫志趣会有定,举头肯负苍天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司理李君之南安》是明代诗人钟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独特之处,同时也承载了作者对于时代和友情的深切感慨。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诗歌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钟芳,字仲实,明广东崖州人,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他的作品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 创作时期与内容:《赠司理李君之南安》创作于明代,通过描述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及对其升迁的祝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文人心态。
  1. 诗句解析
  • 我昔滥竽两浙宪:“我昔滥竽两浙宪”表达了诗人自己曾担任过官职,但可能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 君在秋曹曾识面:“君在秋曹曾识面”说明两人曾有过交往,可能是在司法或管理领域。
  • 西江右辖曾几时:这里的“西江”很可能是指江西地区,而“右辖”则可能指代地方的行政领导职位。
  • 君来幕下相追随:表明诗人与李君在后来的时间里共同工作,关系密切。
  1. 主题探讨
  • 友情与共事: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与李君的友情,还展示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合作与支持。
  • 政治生涯与个人抱负:通过对李君升迁的描述,反映出当时文人的政治参与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
  • 时代变迁:诗中还隐含了作者对明朝晚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感受。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如“星霜倏忽五六载”,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情感真挚:整首诗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及对友情的珍视。
  • 语言精炼:虽然简短,却意蕴深远,语言精炼而有力,是明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1. 历史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赠司理李君之南安》不仅丰富了文学史,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明代文人生活与思想的重要窗口。
  • 文化传承:该诗通过表达友情和职业发展等主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价值观,对后人有启示意义。

《赠司理李君之南安》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明代文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政治态度和个人理想。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的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的历史信息。读者在欣赏其优美诗句的同时,也可以从中窥见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