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和,柔情悄。一瞬春光易老。绿阴花瘦红香少。拂柳丝飞絮早。
倚栏看,荷钱小。碧水盈盈波渺。荼蘼架上争开绕。又是采桑时了。
满宫花初夏
介绍
《满宫花·初夏》是明代归淑芬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简介:归淑芬,字素英,号静斋,是明浙江嘉兴人。她擅长诗词,有《静斋诗馀》。其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词作原文:词中描绘了初夏时分的景色变化。暖风和煦,春风轻拂,万物似乎在一瞬之间就老去。绿阴下花儿虽美,却瘦弱不堪,红香亦已凋谢。柳丝上飞絮早落,倚栏远望时,荷花刚露尖尖角,碧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天空和远方。荼蘼架上争相绽放,争奇斗艳,又是采桑之时。
艺术特色:《满宫花·初夏》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词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一瞬春光易老”通过春光易老来形容季节更替之快;“荷钱小”则通过荷叶上的露珠与花朵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初夏的清新与生机。其次,词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淡雅而深远的审美情趣。例如,“碧水盈盈波渺”不仅形容了水面的清澈,也隐喻了内心的澄澈与宁静。
主题思想:《满宫花·初夏》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自然之美和个人情感展开。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初夏时节美景的喜爱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思念。同时,词中的抒情色彩浓重,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季节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寥。
文学价值:《满宫花·初夏》作为明代的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词牌名“满宫花”为载体,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词人在审美和文化层面上的高超造诣。此外,这首词也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创作上的启示和借鉴,成为研究中国古代诗词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满宫花·初夏》不仅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