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致仕时年四十五

封章七上许归田,深感皇恩自九天。
衰病岂缘三黜直,迂庸敢谓二疏贤。
山园赤枣堪酿酒,家沼金鳞不用钱。
更有云霄南去雁,相随同到华峰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邦奇并未创作名为《晋阳致仕 时年四十五》的古诗实际上,韩邦奇是明代著名的官员、文学家,其作品主要涉及诗歌和政论,而非文学作品。韩邦奇(1479-1556)是中国明代时期的一位官员,字汝节,号苑洛,出生于陕西省朝邑县。韩邦奇以正直著称,曾任官吏部员外郎、浙江按察佥事等职,因直言进谏而得罪宦官,被诬奏怨谤,最终导致官职被剥夺。嘉靖初年,韩邦奇起用为山西参议,后多次请求退休未果,直至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去世。韩邦奇在政治生涯中屡起屡罢,晚年以南京兵部尚书的身份结束其仕途。

韩邦奇一生好学不倦,涉猎广泛,不仅精通音律,还对经子史、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等都有深入研究。他的文理兼备,著述丰富,尤其是《志乐》,深受后世推崇。韩邦奇的性格刚直,治政严肃,同时他的生活俭朴自守,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高尚品质。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反映了明代中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

韩邦奇是明代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官员和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在于其诗歌和政论文,而并非创作了《晋阳致仕 时年四十五》这样一首古诗。对于韩邦奇的生平及其文学贡献,应予以客观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