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骊山秦宫,凌汉周火连天。到如今、繁华理瓦砾,恩爱付尘烟。
周家长,秦家短,眼前一样凋残。叹温泉玉娥,参乘翠辇呜銮。
到如今、西风吹水冷,孤月照沙寒。飞霜楼,明珠殿,无人更倚朱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望骊山秦宫,凌汉周火连天。到如今、繁华理瓦砾,恩爱付尘烟。
周家长,秦家短,眼前一样凋残。叹温泉玉娥,参乘翠辇呜銮。
到如今、西风吹水冷,孤月照沙寒。飞霜楼,明珠殿,无人更倚朱阑。
《长安月·骊山》是明代作家韩邦奇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之情。
《长安月·骊山》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对秦宫繁华后的萧条与历史更迭的感慨。在词中,作者通过描绘骊山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周家的荣光和秦家的衰败,以及历史变迁带来的无常之感。骊山作为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符号,不仅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也寄托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