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

高卧烟霞一布衣,平生踪迹似君稀。
邑门无事不曾到,乡社有情常醉归。
荷斧斫来林笋嫩,引泉灌得药苗肥。
山中修养年年好,焉得相从便息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是明朝诗人韩雍创作的一组诗歌。以下是对这两组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韩雍,字子苍,号襄毅,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文关怀,语言简练而不失典雅,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
  2. 诗歌原文
    高卧烟霞一布衣,平生踪迹似君稀。
    邑门无事不曾到,乡社有情常醉归。
    荷斧斫来林笋嫩,引泉灌得药苗肥。
    山中修养年年好,焉得相从便息机。
  3. 诗句解析
  • 高卧烟霞一布衣:描述了主人公过着隐居生活的情景,如同生活在烟雾缭绕中的仙境一般,过着简朴而闲适的生活。
  • 平生踪迹似君稀:表达了主人公在世俗世界中行走较少,与世无争,生活清贫但自由自在。
  • 邑门无事不曾到:意味着主人公很少涉足城市,与官场保持距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 乡社有情常醉归:描绘了主人公与乡村社群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常常沉醉于乡村的宁静之中。
  • 荷斧斫来林笋嫩,引泉灌得药苗肥:通过使用斧头砍伐山林,以及用泉水灌溉药园,展现了主人公勤劳和智慧的形象,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尊重。
  • 山中修养年年好:强调了在山中修行的重要性和益处,暗示了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能够带来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中叶,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们纷纷寻求隐居生活以逃避现实政治的纷扰。这首诗可能是韩雍为了表达自己的隐逸之志和对自然的向往而作。
  2. 主题思想
  • 通过对主人公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同时,通过主人公与乡村社群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和谐共处、相互关爱的美好愿景。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直白地描绘出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 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

通过对《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韩雍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这不仅有助于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为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