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林馆最清幽,曾伴相知载酒游。
宦迹北驰才隔岁,乡心南望几经秋。
芳春桃李开花未,深夜壶觞醉客不。
羁绊无能寻旧约,题诗聊为主人酬。
寄乡友沈文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乡友沈文用》是韩雍所作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述与沈文用之间的友情,以及作者因宦游而分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和友人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品原文:《寄乡友沈文用》是明代韩雍的作品。韩雍(1422—1478),字永熙,明苏州府长洲人。他以才略著称,在官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韩雍曾历任御史、副使等职,并在弹劾贪墨吏员后遭人诬陷,被贬官。晚年虽再起,但最终亦因政治牵连而遭致贬谪。
诗歌内容:诗中“沈家林馆最清幽,曾伴相知载酒游。”描绘了沈家林馆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作者在此陪伴朋友共饮的情景。“宦迹北驰才隔岁,乡心南望几经秋。”表现了作者因公务而远离家乡,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芳春桃李开花未,深夜壶觞醉客不。”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春日美景及夜晚饮酒的惬意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情、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遣词造句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学修养。
《寄乡友沈文用》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内涵且艺术价值高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明代文学的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对生命、友情以及历史的一种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