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

一门荣显世称良,拜宠宁亲更有光。
海上卧龙犹未起,天边鸣凤忽来翔。
花迎宫锦秋容好,人醉黄封暮景长。
我亦怀归归莫遂,不堪回首白云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是明代韩雍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 韩雍(1422—1478),字永熙,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苏州府长洲,自幼聪明好学,才华出众。正统七年中进士后,历任多个重要职务,曾弹劾贪墨官吏数十人,因直言进谏而被宁王朱奠培诬陷而遭贬谪。后又在大理少卿、兵部右侍郎等职位上有所建树。其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 原文
    一门荣显世称良,拜宠宁亲更有光。
    海上卧龙犹未起,天边鸣凤忽来翔。
    花迎宫锦秋容好,人醉黄封暮景长。
    我亦怀归归莫遂,不堪回首白云乡。

  • 译文
    家族门庭荣耀显赫,世人称赞为贤良;受到重恩宠养亲族更显光辉。
    海上卧龙尚未腾飞,天边鸣凤突然翱翔;迎接宫中锦绣秋天美景,人们沉醉于黄封暮色长长。
    我也怀着归乡之情,未能如愿归去令人遗憾;不愿回首白云飘渺之家乡。

  1. 诗句赏析 :
  • “一门荣显世称良”:这句话表达了韩雍对自己家族的自豪与骄傲,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家族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地位。
  • “海上卧龙犹未起”: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韩雍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尚未得到充分展现的现状。
  • “天边鸣凤忽来翔”:这里的“天边鸣凤”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抱负,而“忽来翔”则暗示了这种理想和抱负即将实现,或者已经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 “花迎宫锦秋容好”:这句诗以美丽的景色作为背景,赞美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时光。
  • “人醉黄封暮景长”:这里的“黄封”指的是帝王赐予的荣誉和权力,而“暮景长”则暗示了这种荣誉和权力的持久性和长久性。
  • “我亦怀归归莫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既有回归故土的愿望,又有无法如愿以偿的遗憾。
  • “不堪回首白云乡”: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孤独感和迷茫感。
  1. 创作背景 :
  • 《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创作于明朝中期,当时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得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韩雍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这首七言律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家族、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
  1. 艺术特色 :
  •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上十分巧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体现了韩雍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1. 社会影响 :
  • 《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它不仅被后人传颂,还被收录于各种文学选本和教材中,成为了研究韩雍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许多文人雅士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韩雍的《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韩雍的人格魅力、思想境界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