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寿堂为王给事秉彝题

并享高年并受封,人生至愿遂兼隆。
固知教子收功速,也是为仁获报丰。
相对锦衣人似玉,齐添华发面如童。
贤郎名德推当代,三锡应知进未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荣寿堂为王给事秉彝题》是明朝韩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王给事秉彝的生平以及他所获得的荣誉,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肯定。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王给事秉彝的身份与成就:王给事秉彝在明代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官员,以其高年并受封、人生至愿遂兼隆等成就闻名于世。
  • 韩雍的创作动机:韩雍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官员,通过对王给事秉彝的描写,既展示了王给事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良好操行的推崇。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并享高年并受封,人生至愿遂兼隆。固知教子收功速,也是为仁获报丰。相对锦衣人似玉,齐添华发面如童。
  • 翻译:并享高年并受封,人生至愿遂兼隆。固知教子收功速,也是为仁获报丰。相对锦衣人似玉,齐添华发面如童。
  1. 艺术特色
  • 修辞手法的应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排比,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相对锦衣人似玉”和“齐添华发面如童”等句子,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王给事及其子女的形象。
  • 意境的营造:诗歌不仅描述了王给事的个人成就,还通过描绘其子女的美貌和智慧,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环境。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诗歌具有深远的寓意和美学价值。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的体现:《荣寿堂为王给事秉彝题》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教育意义的传达: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赞颂个人的成就和美德,激励后人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和社会价值。

《荣寿堂为王给事秉彝题》不仅仅是一首赞美个人成就的诗作,更是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道德、智慧和个人修养的追求。通过对王给事及其家族的描绘,韩雍传达了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典范,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标准和卓越的人生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