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御史父母双寿诗

行台游子忆双亲,偕老乡园过七旬。
养志已分天禄久,推封将拜圣恩新。
光迎锦绣云霞丽,气转椿萱雨露均。
我为题诗祝遐算,江山风采几千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戴御史父母双寿诗》是明朝诗人韩雍所作,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韩雍,字永熙,苏州府长洲人,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授御史。他曾任广东副使、江西巡抚等职,因弹劾宁王朱奠培不法而遭诬陷,后被贬官。
  1. 诗歌原文
    行台游子忆双亲,
    偕老乡园过七旬。
    养志已分天禄久,
    推封将拜圣恩新。
    光迎锦绣云霞丽,
    气转椿萱雨露均。
    我为题诗祝遐算,
    江山风采几千春。

  2. 诗歌赏析

  • 行台游子忆双亲:描述了诗人作为御史巡按各地的艰辛与思念双亲的心情。
  • 偕老乡园过七旬:表达了与家乡的距离感以及对长辈长寿的祝福。
  • 养志已分天禄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思考与个人修养的结合,展现了其责任感和担当。
  • 推封将拜圣恩新:意味着即将受到皇帝的封赏和恩惠,预示了未来的政治生涯。
  • 光迎锦绣云霞丽:形容国运昌盛,气象万千。
  • 气转椿萱雨露均:比喻国家的治理如同父母的养育,均衡和谐。
  • 我为题诗祝遐算:诗人亲自撰写诗歌,以表达对长辈的敬爱和祝福。
  • 江山风采几千春: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幸福,寓意深远。

在了解以上内容后,以下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 文化背景:研究《戴御史父母双寿诗》时,需要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作品的时代意义。
  2.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例如,诗歌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历史影响:考察《戴御史父母双寿诗》在历史上的影响,包括它如何影响后世文人的创作,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戴御史父母双寿诗》不仅是一首赞美长辈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政治智慧和文化内涵的佳作。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对于理解中国古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