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苑洛兄

兄弟江南北,时违怅望深。
共为糊口计,常有畏人心。
但可开家酿,无劳问远岑。
团圆归计是,早晚与同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苑洛兄》是明代诗人韩邦靖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兄弟间的情感与生活哲理。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的内容、背景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1. 内容概述
  • 情感表达:诗中描述了韩邦靖与远方的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相互思念之情。江南与北方的分隔让他们时常无法相见,这种地理上的分离使得他们的兄弟情谊显得更为珍贵。
  • 生活哲思:通过描写共同的生活琐事—如开家酿—来体现兄弟间的默契与团结,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彼此扶持的态度。
  1. 写作背景
  • 地域差异:韩邦靖身处江南,而他的兄弟苑洛则在北方,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两人相聚不易,相隔千里更增加了思念之情。
  • 创作缘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因地理原因不能频繁见面,或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需要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之时。这种情感的宣泄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映,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共有情感状态的一种记录。
  1.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韩邦靖的语言简练而含蓄,用词考究。诗句中的“共为糊口计,常有畏人心”等句,不仅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也反映了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兄弟情深的描绘,更蕴含着对生活本质的思考。通过描写日常琐事,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兄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1. 文化影响
  • 诗歌地位:在明代诗歌中,《寄苑洛兄》作为韩邦靖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的流传和传唱反映了明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 后世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之处,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宋明时期文人交往和情感表达的一个范例。

《寄苑洛兄》以其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生活哲学意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的诗词,更是对人际关系和生活哲学的一次深刻探讨和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