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倪二府

先生词赋擅当场,磊落胸中迥莫方。
调古文章追汉魏,官清瘴疠静江乡。
三城初透春风晓,八桂曾沾宿雨凉。
共道郡中生意早,萧萧悴草亦依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倪二府》是明代诗人韩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体现了韩韬的文学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在形式上严谨规范,而且在内容上深刻细腻,表达了他对友人倪二府的赞美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下面将围绕诗歌原文及其赏析进行深入探讨:

  1. 诗歌原文
  • 先生词赋擅当场,磊落胸中迥莫方。
  • 调古文章追汉魏,官清瘴疠静江乡。
  • 三城初透春风晓,八桂曾沾宿雨凉。
  • 共道郡中生意早,萧萧悴草亦依阳。
  1. 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
  • 作者韩韬:韩韬,字仲六,号玉田。番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武举,未仕先卒。擅长诗文,有《茹霞稿》。事见《韩节悯公遗稿》卷末附录。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社会、自然的感受。
  1. 主题思想
  • 赞颂友情:《呈倪二府》中通过赞扬倪二府的才华和品格,展现了韩韬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崇高的敬意。
  • 赞美家乡:通过描写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1. 艺术手法
  • 用词精炼:韩韬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精炼而富有力度的语言,使整首诗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
  • 意象生动:通过对春天、秋风、宿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萧萧悴草亦依阳”等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风貌:作为明代的作品,《呈倪二府》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展现个人才华:韩韬以自己的诗作展示了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通过对《呈倪二府》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不仅是明代文人表达情感和审美追求的重要文本,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至今仍被学者和读者所推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