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望瀑泉

逶迤一水挂碧岑,突兀远见山光深。
青天半泣螭龙雨,赤日翻愁猿狖吟。
石上孤云生细细,涧边幽草静阴阴。
经行绿鬓年频异,莫遣寒声到客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口望瀑泉》是明代诗人韩上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江口望瀑泉》的创作背景与作者韩上桂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韩上桂,字孟郁,号月峰,广东番禺人,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好学不辍,曾向人借阅《二十一史》,一个月内即能默识大略。他的诗歌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情感,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1. 诗歌原文
  • 逶迤一水挂碧岑,
  • 突兀远见山光深。
  • 青天半泣螭龙雨,
  • 赤日翻愁猿狖吟。
  • 石上孤云生细细,
  • 涧边幽草静阴阴。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韩上桂在《江口望瀑泉》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的“逶迤一水挂碧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青天半泣螭龙雨,赤日翻愁猿狖吟”则通过天气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家命运的忧虑。
  • 艺术手法:韩上桂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能够精准地捕捉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并通过这些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石上孤云生细细,涧边幽草静阴阴”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江口望瀑泉》不仅是韩上桂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还能够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