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曾刘二座师

圣代风云壮,熙朝雨露新。
幽岩徵汉杰,四岳举虞臣。
夫子文章著,承时欻致身。
才均居士冕,遒并起儒绅。
北平南丰接,青藜子政亲。
骅骝胥载道,雕鹗迥离尘。
题柱勋名盛,含香意气伦。
世争传泰岱,人共识麒麟。
奉节来南服,探珠到海滨。
迹惭千里骏,遇属九方歅。
北海推祢日,平原入洛辰。
青云希附合,大化转陶钧。
遂释南山耒,言充上国宾。
黄金高碣石,东阁辟平津。
奈鼓齐门瑟,空艰楚国薪。
应弦惊堕羽,点额困沉鳞。
转讶纵横误,须知骨相屯。
马卿终望达,曲逆岂辞贫。
五亩犹堪艺,秋花只自纫。
鸿飞冥讵弋,龙性杳难驯。
西卜支机石,东浮独茧纶。
离情伤旷莽,往路忆酸辛。
公等应扶轴,吾徒本结鹑。
第敷河九润,长赞月重轮。
相业堪镌勒,皇风愈鬯淳。
蹇枝甘下伏,作此太平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赠曾刘二座师》是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该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明代的政治风貌和文人志士的风采。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留赠曾刘二座师》的作者是韩上桂,明代著名诗人。他的创作风格豪放,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志向。
  1. 诗歌原文
  • 原文内容:圣代风云壮,熙朝雨露新。幽岩徵汉杰,四岳举虞臣。夫子文章著,承时欻致身。才均居士冕,遒并起儒绅。北平南丰接,青藜子政亲。骅骝胥载道,雕鹗迥离尘。题柱勋名盛,含香意气伦。世争传泰岱,人共识麒麟。奉节来南服,探珠到海滨。迹惭千里骏,遇属九方歅。北海推祢日,平原入洛辰。青云希附合,大化转陶钧。遂释南山耒,言充上国宾。黄金高碣石,东阁辟平津。奈鼓齐门瑟,空艰楚国薪。应弦惊堕羽,点额困沉鳞。转讶纵横误,须知骨相屯。马卿终望达,曲逆岂辞贫。五亩犹堪艺,秋花只自纫。鸿飞冥讵弋,龙性杳难驯。西卜支机石,东浮独茧纶。离情伤旷莽,往路忆酸辛。公等应扶轴,吾徒本结鹑。第敷河九润,长赞月重轮。
  1. 诗歌赏析
  • 政治抱负:“圣代风云壮,熙朝雨露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盛时期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之情。
  • 个人才华:“夫子文章著,承时欻致身”赞扬了作者本人的文学造诣及其在时代中的杰出表现。
  • 友情颂扬:“奉节来南服,探珠到海滨”描述了作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和艺术,不惜远赴南方或海外求学的情景。
  • 人生感慨:“应弦惊堕羽,点额困沉鳞”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上的起伏不定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 理想追求:“马卿终望达,曲逆岂辞贫”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高尚理想的坚持。
  • 自然描写:“西卜支机石,东浮独茧纶”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志趣。
  1. 诗歌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政治清明,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 作者经历:韩上桂生活在明朝初期,他的诗作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印记,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历史的感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学成就:《留赠曾刘二座师》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 社会意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时代背景的描述,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1. 诗歌鉴赏方法
  • 深入理解:读者应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体会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 欣赏语言:关注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和形象美,感受诗人用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感情色彩。
  • 多角度解读: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等多方面信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升对诗歌的整体认识。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留赠曾刘二座师》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情怀。作为读者或者研究者,应当深入挖掘其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精神,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统美德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