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长笛从何起,云是帝舜二妃相从到湘水。帝舜南巡妃且止,仙舆不还隔千里。
二妃泣之欲从死,泪洒湘竹斑更紫。苦雾频侵恶霜委,时时刁骚聒人耳。
偶然伐竹供椽使,置身却在柯亭里。陈留蔡子声差解,卧看窃叹奇如此。
宁戚叩角居边鄙,卞和抱璞屈佩芷。世薄阳春歌下里,爱惜败纻裂新绮。
玩弄不足知莫比,制以律吕中商徵。此笛一吹惊龙螭,波涛泱瀁风云驰。
天吴仿佛啼小儿,东方老人攒两眉。陌头雉子雊且飞,梅花落片柳折枝。
欲折不折垂青丝,将落未落琼瑶枝。岭外孤客久别离,愿随笛声到天涯。
白云飞送山间之道路,辽远足力疲,魂乎归来何大迟。
塞北有人仍久戍,谓汝羁栖未足虑。即今圣王修战务,父若在边子可住,兄而不行弟当去。
已别闾阎无却步,腔血一掬洒前路。子今何为徒蠹腐,兀兀残编无所措。
高歌朗吟求自树,一言不合归如鹜。投冠辄咒为儒误,此笛何能代君诉。
桓伊取弄失其度,为君折笛君莫顾。
和邓玄度长笛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鄧玄度长笛歌》是明代的一首诗作,由韩上桂创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 作者介绍:韩上桂,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在文学界享有盛誉。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韩上桂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
- 诗歌原文:长笛长笛从何起,云是帝舜二妃相从到湘水。帝舜南巡妃且止,仙舆不还隔千里。二妃泣之欲从死,泪洒湘竹斑更紫。苦雾频侵恶霜委,时时刁骚聒人耳。偶然伐竹供椽使,置身却在柯亭里。陈留蔡子声差解,卧看窃叹奇如此。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技巧上。首先,诗中通过对帝舜南巡和二妃哭泣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和对悲剧命运的同情。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如将帝舜和二妃比作长笛和湘竹,寓意深远,给人以启示。最后,诗的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文化繁荣。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存在,也出现了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韩上桂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歌,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又寄托了作者的个人情感。
- 文化意义:《和邓玄度长笛歌》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历史和文化上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古代人民的情感世界和文化传统。
韩上桂的《和鄧玄度长笛歌》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诗歌,也是了解明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读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