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郑明府

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
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
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
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
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
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
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
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
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
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
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夸。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
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
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赠郑明府》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春日山中偶得闲,野花流水共成欢。
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泉林乐一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山间偶然得到宁静和快乐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暂时放下世俗烦恼的愿望。

诗歌解析:

  1. 春日山中偶得闲:首句“春日山中偶得闲”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地点——春天的山间,并且说明他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和自由。
  2. 野花流水共成欢:次句进一步描述自然景观,用“野花流水共成欢”来表现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野花”代表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流水”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