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园扉晚不关,茗烟迥出竹林间。
煨残黄独僧初定,踏遍青苔客未还。
灯影终嫌霜月澹,花枝应怯冷风顽。
每嫌村鼓连宵闹,不许山斋梦独闲。
灯夕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戌灯夕即事》是明朝诗人罗万杰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小村落在节日夜晚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与宁静共存的美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创作背景:罗万杰(1613年—1680年),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初任行人,曾两度出使吉、荆二藩,十三年被召对,为吏部主事。后因郑三俊澄清吏政,破格畀以选事,但罗万杰仅任职一年,因丁内艰归。甲申事变时,会南都迎立,受征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
诗歌原文:
小村风土占年华,春入垣墙处处花。
箫鼓声寒幽客梦,秋千影静野人家。
林烟淡淡灯馀焰,香雾霏霏月半斜。
行乐忘敲山砦柝,醉吟惊醒树头鸦。诗歌鉴赏:诗的前两句“小村风土占年华,春入垣墙处处花。”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小村的景色,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个村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两句“箫鼓声寒幽客梦,秋千影静野人家。”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无论是吹箫的人还是打秋千的人,都被这宁静的氛围所感染。最后两句“林烟淡淡灯馀焰,香雾霏霏月半斜。”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延伸,林中的烟雾缭绕着,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月光也变得柔和起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时刻。
《庚戌灯夕即事》作为明代诗人罗万杰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