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渺兮夷犹,迟落日兮扁舟。临长江兮极目,抚迟景兮淹留。
薰风徐至,疏雨乍收。山光凝翠,云色含秋。伴众鸟兮孤渚,俯夕阳兮中流。
波婉转兮泛泛,帆容与兮悠悠。怅离魂兮飘飖,更低徊而增忧。
望匡庐之恍惚,欲往从以末由。
舟过南康遥望匡庐诸山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过南康遥望匡庐诸山歌》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明代诗人罗万杰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行中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向往。《舟过南康遥望匡庐诸山歌》全文如下:客心渺兮夷犹,迟落日兮扁舟。临长江兮极目,抚迟景兮淹留。薰风徐至,疏雨乍收。山光凝翠,云色含秋。伴众鸟兮孤渚,俯夕阳兮中流。波婉转兮汎汎,帆容与兮悠悠。怅离魂兮飘飖,更低徊而增忧。
罗万杰生活在明朝时期,他的生平与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罗万杰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表明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舟过南康遥望匡庐诸山歌》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罗万杰的诗歌创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时期,文人墨客常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态度。这种倾向在罗万杰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诗中的“山光凝翠,云色含秋”,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舟过南康遥望匡庐诸山歌》是罗万杰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创作的一首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捕捉和深刻表达,还传达了其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到理解。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文化层面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