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和韵

新烟煮酩昼冥蒙,原上游人几处同。
罗袂软拖芳草碧,玉颜深压小桃红。
秋千架上钗斜燕,车马桥头袜步虹。
傍柳随花付年少,自将诗句领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和韵》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清明这个节气的文化内涵以及人们在节日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诗歌原文
    新烟煮酩昼冥濛,原上游人几处同。
    罗袂软拖芳草碧,玉颜深压小桃红。
    鞦韆架上钗斜燕,车马桥头袜步虹。
    傍柳随花付年少,自将诗句领春风。

  2. 作者简介

  • 苏葵(约1479年-1536年)字祥甫,号东原,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他与文徵明、王宠并称“吴中四杰”。
  1. 作品内容解析
  • 首联:“新烟煮酩昼冥濛,原上游人几处同。”描述了清晨时分,空气中弥漫着新烟的气息,朦胧的天气使得原本繁忙的原上人流变得稀少。这句描绘了清明早晨特有的宁静氛围。
  • 颔联:“罗袂软拖芳草碧,玉颜深压小桃红。”通过对女性服饰和外貌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活力。
  • 颈联:“鞦韆架上钗斜燕,车马桥头袜步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的快乐活动场景。鞦韆、燕子、马车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
  • 尾联:“傍柳随花付年少,自将诗句领春风。”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句诗以轻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清明日和韵》不仅是一首描写清明节景致和人文活动的诗歌,更是通过其艺术魅力,向人们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