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慷慨孰能同,义重姻亲迈古风。
万里驱驰来岭表,一身劳瘁入云中。
绸缪旅邸情方洽,樽酒长亭别复匆。
乡邑故人如有问,为言昭代圣恩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高怀慷慨孰能同,义重姻亲迈古风。
万里驱驰来岭表,一身劳瘁入云中。
绸缪旅邸情方洽,樽酒长亭别复匆。
乡邑故人如有问,为言昭代圣恩隆。
罗亨信创作于明代的《送钟以义还潮阳》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的七言律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品背景:《送钟以义还潮阳》的创作时间是明代,具体年份为正统五年,当时罗亨信担任右佥都御史,负责宣府、大同的职务。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土木之变期间,他誓诸将死守宣府,确保了人心的稳定。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述罗亨信对国家的忠诚及对朋友的关怀,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其中“高怀慷慨孰能同,义重姻亲迈古风”等句子,展示了他豪情勃发的性格以及对于家族和国家的双重责任感。
艺术手法:该诗采用了七言律诗这一古典诗歌形式,通过严谨的结构,将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主题凝练地展现出来。罗亨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送钟以义还潮阳》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它记录了罗亨信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罗亨信的个人情感,还深刻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