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川书舍

幽人结屋傍江干,种得疏篁半亩宽。
翠干拂云时弄影,沧浪浸月夜生寒。
香云辟蠹书千帙,春笋充庖食一箪。
苦节清修期卫武,成名应拟拜金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川书舍》是明代罗亨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罗亨信,字子章,号竹川,明代诗人,著有《竹川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富有韵味,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作品在明初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诗歌原文:幽人结屋傍江干,种得疏篁半亩宽。翠干拂云时弄影,沧浪浸月夜生寒。香云辟蠹书千帙,春笋充庖食一箪。苦节清修期卫武,成名应拟拜金銮。
  3. 诗歌赏析:《竹川书舍》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种得疏篁半亩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种植竹子的场景,而“苦节清修期卫武,成名应拟拜金銮”则表达了诗人追求高尚品德和功名利禄的愿望。
  4.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了七言律的形式,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充分展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整首诗富有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5. 社会影响:《竹川书舍》作为罗亨信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其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后世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竹川书舍》不仅体现了罗亨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诗词的美妙,还能够深入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