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水论交记昔年,君寻旧隐早归田。
期颐谩拟登遐算,沦逝宁知隔九泉。
翠竹苍松留别梦,淡云疏雨翳新阡。
承家赖有诸郎在,德业应期百世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泮水论交记昔年,君寻旧隐早归田。
期颐谩拟登遐算,沦逝宁知隔九泉。
翠竹苍松留别梦,淡云疏雨翳新阡。
承家赖有诸郎在,德业应期百世传。
《挽文秉安》—— 咏叹忠臣之死
罗亨信,明代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以工科给事中的身份步入仕途。他在正统五年时,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宣府、大同,并在土木之变期间誓死守城,为平定外敌立下赫赫战功。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了明史中不可多得的名将。
《挽文秉安》,这首七言律诗便是罗亨信对这位忠诚勇者的追忆与哀悼。诗中写道:“泮水论交记昔年,君寻旧隐早归田。” 这句话表达了罗亨信与文秉公在泮水(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汝阳县)的交往,以及文秉公早早归隐田园的情怀。而“期颐谩拟登遐算,沦逝宁知隔九泉。”则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死界限的模糊理解,以及对友人未能尽享天年感到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文秉公的敬仰和对逝去生命的悼念。诗中的“翠竹苍松留别梦,淡云疏雨翳新阡。”更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文秉公生前留下的足迹,以及他虽已离去,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形象。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英雄的怀念,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忠贞不渝之人的一种礼赞。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的人们的精神价值,将永远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