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哉贤幕宾,风标出尘俗。
妙龄富才猷,高志等鸿鹄。
承恩赞大邑,冰檗恒自勖。
公退坐幽轩,淡然百无欲。
惟嗜梅与兰,更爱石兼竹。
次第罗前除,把玩豁心目。
梅开挹清芬,兰吐袭芳郁。
石则比坚刚,竹以励贞淑。
为政苟若斯,庶永保天禄。
陋彼营利徒,闻风良愧恧。
勉旃慎厥终,汗简载华躅。
梅兰竹石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兰竹石卷》是明代罗亨信创作的一首诗,而非一卷书卷。《梅兰竹石卷》不仅体现了罗亨信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画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以下是对《梅兰竹石卷》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梅兰竹石卷》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罗亨信的身份密切相关。罗亨信,字用实,号乐素,是明代广东东莞人,他不仅是一位工科给事中,还在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宣府、大同。这一身份使他能够亲身参与抗倭战争,并在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为保卫京师立下汗马功劳。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艺术特色:《梅兰竹石卷》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书风与画风相统一,以写代画,清逸古雅,正体现元代以来“书画同源”的文人画审美追求。石涛的此种书风对其后以扬州八怪为典型的清中期书画有直接影响。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书法上,同样在绘画上也有深刻的体现。例如,石涛的《枯木竹石图卷》,其独特的墨笔运用,展现了极高的笔墨造诣,强调空间表现,同时又不乏笔墨意趣。
文化影响:《梅兰竹石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扬州八怪等清中期书画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太白诗句的收录,行草中加以隶书笔意,结体奇崛,章法密丽中透出疏朗、素雅中不乏俊逸的风格,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梅兰竹石卷》不仅仅是罗亨信个人的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明代文人画审美追求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