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潭古剑歌

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欲观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翻沧波。
此时解后都城里,玉质珠辉那得比。玄灵外护朱草茎,赤日天中涌湖水。
想当旌阳初铸成,橐籥元气驱六丁。星象失光彩,白藏储精。
不然长才尺又半,如何照室影凌乱。神光兔脱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
自从斩蛟江水中,浊世余子谁能庸?长伴空山栖遁者,但见白昼风云从。
迩来阅岁未五十,两度江湖寄踪迹。瑶台月夜听吹笙,金界晴空逐飞锡。
昔至燕京时太平,今留石城氛祲清。乃知神物等镇圭,冥漠自有神提携。
由来治忽系出处,非是漂泊东复西。圣明御九有,妖孽俱授首。
既非假道斩大蛇,何用军中撞玉斗。明朝且赋归去来,彭蠡扁舟落吾手。
申之以歌曰:我知尔兮为赤虬,上帝有命兮下土留。
为民悍患兮万岁千秋,彭蠡之奥兮蜿蜒所鸠。尔之归兮径中流,慎勿奋飞兮从尔俦。
使我思尔兮离忧,舞蛟鳄兮与鳝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玄潭古剑歌》是明代诗人苏伯衡的一首著名诗作。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玄潭古剑歌》的作者是苏伯衡,他是明代的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
  2. 作品原文:该诗全文如下:“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欲观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翻沧波。”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玄潭边听到有古剑遗留,心中既好奇又畏惧的矛盾心理。
  3. 背景介绍: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为元末明初,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推断是在明代初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 艺术特色:《玄潭古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首先,其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比古剑与现代人物的高下,表达了对古代工艺精湛的赞美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比如“赤日天中涌湖水”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5. 文化价值:《玄潭古剑歌》不仅是苏伯衡个人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料。它体现了明代早期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

《玄潭古剑歌》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也同样深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从中领悟到古人对于自然美、道德伦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