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柳州桂二守

南登桂岭道,却上楚乡舟。
赋就江篱晚,书回旅雁秋。
山形攒剑戟,方语杂旃裘。
好种江边柳,还将惠化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柳州桂二守》是明代严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还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严嵩:明代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官至华盖殿大学士。严嵩一生仕途顺利,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但在晚年因谋权枉法而遭到清算。
  1. 诗歌原文
    南登桂岭道,却上楚乡舟。
    赋就江蓠晚,书回旅雁秋。
    山形攒剑戟,方语杂旃裘。
    好种江边柳,还将惠化留。

  2. 诗意解析

  • 南登桂岭道:描述了诗人攀登桂林山脉的场景,象征着追求高远的理想或精神境界。
  • 却上楚乡舟:暗示了诗人在达到一定的成就后,又回到原点,可能意味着人生有起伏,需适时调整心态。
  • 赋就江蓠晚:借用江蓠草作为比喻,象征诗人的作品或才华如同江蓠那样清新脱俗,引人入胜。
  • 书回旅雁秋:通过“旅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雁群南飞,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 山形攒剑戟:以山势险峻来比拟人生的艰难险阻,暗示着诗人对于困难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 方语杂旃裘:这里的“旃裘”可能指的是北方的服饰,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 好种江边柳:意味着诗人希望留下美好的影响或成果,就像种植柳树一样,期待其成长并美化环境。
  • 还将惠化留:这里的“惠化”可能指的是教化或恩泽,诗人希望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够给予人们正面的影响。

《赠柳州桂二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严嵩的政治立场、人生观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