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戒坛寺阁

梵阁千峰里,征骖九日来。
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
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
如堪授直戒,吾此息氛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登戒坛寺阁》是明代诗人严嵩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20世纪初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贵文献,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文学创作水平,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诗中描绘了戒坛寺的壮观景象:“梵阁千峰里,征骖九日来。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这句话通过对戒坛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佛教圣地的宁静与肃穆画面。其中“梵阁千峰里”暗示了戒坛寺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征骖九日来”则表达了诗人和同伴们一同来到这座寺庙的愉快心情。

在艺术手法上,严嵩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九日登戒坛寺阁》通过“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等句,将自然景色与佛教修行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净化的氛围。同时,诗中的“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也富含深意,菊花代表着高洁,而青莲代表着清净,二者的结合寓意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九日登戒坛寺阁》不仅是严嵩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