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作

十载朝陵路,重来识翠微。
听泉经石涧,攀柏候金扉。
麛鹿能迎客,山云故上衣。
那能不老大,旧侣觉全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陵作》为汉乐府作品。《上陵作》是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中的一首诗,属于鼓吹曲辞类别。这首诗通过描述仙人降临、祥瑞之物纷至沓来以及亦实亦幻的境界,表达了一种灵异的气氛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在诗歌创作方面,汉代的乐府诗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的传统诗歌体裁。《上陵》作为其中的一首代表作品,展现了汉代文人对于神灵崇拜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它不仅体现了汉代诗歌的美学特征,还蕴含着当时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从历史背景来看,《上陵》的创作年代大约在汉代,那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汉代崇尚神仙道教,这种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同时,汉代的诗歌多用四言句式,音调铿锵有力,这与《上陵》所呈现的风格是一致的。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上陵》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仙人下临、神舟云船等元素融入诗中,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效果。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绘,如桂树、木兰、醴泉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从文学史地位来看,《上陵》作为汉乐府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它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跨越时空,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上陵》在历史上也多次被引用和演绎,如明代严嵩的五言律诗《上陵作》,唐代唐顺之的七言律诗《送人上陵作》。这些作品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上陵》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诠释,展现了诗歌在不同时代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上陵》作为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汉乐府作品,不仅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汉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和社会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