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谁云竟忤时,如公亲结九重知。
大贤出处关朝运,圣代谋谟重鼎司。
龙纸才开天咫尺,使轺重遣路逶迟。
试论再入中书事,文吕于今复见之。
东昌驿下逢少保鹅湖相公赴召,是日大行人赍敕迎劳适至,敬抒赠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昌驿下逢少保鹅湖相公赴召,是日大行人赍敕迎劳适至,敬抒赠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在东昌府(今山东聊城)任司马,正巧遇到李光弼从河阳回师,奉诏入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如下:
东昌别后十年余,
太白犹为客宿居。
故人相望未相见,
今日相逢无酒初。
大官衔命出鸿道,
驱马相迎向路隅。
闻说鹅湖去不远,
只应骑马度江都。
首二句回忆与李光弼分别后的情况。“东昌”是作者到过的地方,也是他离开长安时所乘船停泊的地方。“十年余”表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诗人对李光弼的怀念之情更加深厚。
三、四句写诗人与李光弼久别重逢的喜悦。由于两人都是“客”,因此见面之后没有太多的寒暄,而是直接进入了主题。“今日相逢无酒初”意味着两人相聚的时间很短,但这次相遇却显得特别重要。
五、六两句描述李光弼奉诏入朝的情景。“大官衔命出鸿道,驱马相迎向路隅”表达了诗人对李光弼奉命出使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李光弼即将相聚的场景。“闻说鹅湖去不远,只应骑马度江都”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地点的期待。鹅湖距离长安并不遥远,而李光弼此次奉命出使,很可能会经过此地。这样的安排既符合逻辑又富有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相见的喜悦以及相聚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