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监丞父寿词

寿酒新开秋露盘,草堂高隐碧云端。
花边玉杖闲堪拄,箧里丹经老自看。
济郡伏生还授学,鹿门庞叟只遗安。
胶庠有禄能分养,恬淡无心羡达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监丞父寿词》是明代诗人严嵩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文学成就,也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和文人在权力斗争中的位置与心态。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诗:

  1. 诗歌作者背景:《陈监丞父寿词》的作者是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明江西分宜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以诗文获盛名,后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的一生颇为传奇,他因善于迎合皇帝而获得高位,同时也因其父子的恶行而声名狼藉。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权谋和背叛,包括构杀多位朝廷重臣以及与儿子世蕃的不法行为,这些历史事件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调。

  2. 诗歌主题内容:《陳監丞父壽詞》通过描绘寿宴的场景和对寿星的赞颂,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秋露盘”和“草堂高隐碧云端”等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与宁静,同时暗喻了人物的高洁品格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3. 诗歌艺术手法:《陈监丞父寿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在语言上,诗中多用典雅的词汇,显示出一种文雅的审美情趣;在结构上,此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规整严谨,音律和谐;在意境上,则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理想的理想境界。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寿宴的简单描述,而是升华为一种文化和哲学的表达。

  4. 诗歌影响价值:《陈监丞父寿词》不仅是严嵩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同时也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作品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明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监丞父寿词》不仅仅是一首赞美寿辰的祝词,更是一幅描绘古代官场生活与文人情怀的画卷。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局势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