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岩太宰

仙家楼阁隐嵯峨,丽景祥烟入槛多。
剑失正怜龙久化,台空犹忆凤曾过。
冶城遗事遥难问,卞庙精忠耿未磨。
风物岂殊桃洞宴,阳春重和郢中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紫岩太宰》是明代诗人严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追忆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是明代著名的官员。严嵩在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之后在编修职位上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嘉靖年间,他通过撰写青词独能称旨获得世宗皇帝的赏识,从而步入了仕途的顶峰。
  2. 创作主题:这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缅怀,通过“仙家楼阁隐嵯峨”等诗句,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诗人通过描写台空犹忆凤曾过等意象,反映出他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3. 艺术特色:严嵩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既真实又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场景之中,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4. 历史影响:严嵩的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背景。同时,它也为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 文化价值:《和紫岩太宰》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社会的政治状况以及文人的思想情感。

《和紫岩太宰》不仅展示了严嵩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诗学素养,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环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