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筠溪少司马

冬日邀宾东麓阁,冻云檐日共凄凉。
天连一水蒹葭净,霜落千林橘柚黄。
暂对碧山心自逸,独攀琼树意何长。
风烟远目增幽思,身病逢欢亦尽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筠溪少司马》是明代文学家严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时间与人物:《和筠溪少司马》创作于明代,由著名文学家严嵩所作,其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等。严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文作品深受后世赞誉,尤其在诗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 艺术特色:《和筠溪少司马》以严谨的格律结构,表达了严嵩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感悟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句赏析:首句“冬日邀宾东麓阁,冻云檐日共凄凉”,描绘了冬日东麓阁内寒冷而清幽的景象,以及诗人邀请友人共同赏景的情景。第二句“天连一水蒹葭净,霜落千林橘柚黄”,则是对自然景观的具体描绘,蒹葭和橘柚的金黄在寒霜中更显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量的赞叹。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大自然美的无限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1. 历史意义及影响
  • 历史地位:《和筠溪少司马》作为严嵩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能,也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严嵩通过《和筠溪少司马》等作品,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合一的生活哲学。这种思想对于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和筠溪少司马》的详细解读,不仅可以领略严嵩的诗歌艺术魅力,还能进一步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