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

钟山晴对草堂青,胜日芳筵更此庭。
花雾竹烟笼气色,汉雍唐省备仪形。
直令浑噩追三代,坐见文章侣六经。
却忆北扉供奉日,几回钟漏候明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是明代严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严嵩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集的社交氛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 内容摘要:《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是严嵩在明代所作,共四首,其中第三首尤为著名:“菊丛橙实竞寒青,客舍钟陵岁几经。玉署俊游论接武,金兰交契到忘形。盍簪琼树罗玄圃,张乐泠风起洞庭。巳报泰阶呈”。
  • 艺术特色:严嵩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交往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对于文人聚会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文人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化的一个重要见证。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1. 诗人简介
  • 生平经历:严嵩(1487年—1560年),字惟中,号介溪,浙江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代中期政治家、学者。严嵩在明代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如南京吏部尚书、内阁首辅等。
  • 文学成就:严嵩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广受欢迎,尤其在明代文人圈中享有盛誉。《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部杰出代表,充分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1. 作品主题与风格
  • 主题探讨: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文人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际交往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文人雅集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艺术风格:严嵩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形式,如五言古诗。他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能够精准地捕捉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使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生动的艺术感。
  1. 历史背景与影响
  • 历史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严嵩生活在明代中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 社会影响:严嵩的这首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是明代严嵩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严嵩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雅集的社会风貌。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领略到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