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带岸草如烟,三月晴光薄暮船。
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
戍楼画角催寒漏,贾客琵琶醉夜弦。
惟有老僧禅坐稳,独燃残烛荻洲边。
清远晚泊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远晚泊即事》是明代诗人释今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原文为“绿杨带岸草如烟,三月晴光薄暮船。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释今覞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了解释今覞的背景至关重要。释今覞生活在明朝,其诗歌创作展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感悟。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在解读《清远晚泊即事》时,需要关注释今覞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是重要的一环。在七言律诗中,释今覞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手法。例如,诗中的“绿杨带岸草如烟”和“山寺隔陂清磬远”等句子,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此外,诗中的意象选择也十分考究,如“绿杨带岸草如烟”中的“烟”,不仅指草木的颜色,更暗示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朦胧美的感受。
分析《清远晚泊即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容忽视。作为释今覞的代表之作,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明代诗词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反映了明代诗歌的风貌,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清远晚泊即事》是一首充满韵味的古代诗歌,通过对其背景、艺术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注重文字本身的审美价值,还要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