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觉庵居士

尘踪扰扰世途间,何以先生日掩关。
一径野云车马绝,满林华雨桔槔闲。
惟将白业冥真性,不学丹经驻玉颜。
挥麈倘容方外侣,论心长傍月中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觉庵居士》是明代诗人释通岸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和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释通岸(1566—1647),字觉道,又字智海,为憨山大师的书记。他后居诃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与当时的文人雅士如陈子壮、陈子升、黎遂球等有广泛的交游,并曾参与南园诗社的活动,被誉为“南园十二子”之一。
  • 文学成就:释通岸的诗歌创作颇丰,其作品《栖云庵集》中收录了他的多首诗篇。他擅长七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著称。
  1. 作品原文
  • 尘踪扰扰世途间,何以先生日掩关。
  • 一径野云车马绝,满林华雨桔槔閒。
  • 惟将白业冥真性,不学丹经驻玉颜。
  • 挥麈倘容方外侣,论心长傍月中还。
  • 一径野云车马绝,满林华雨桔槔閒。
  • 惟将白业冥真性,不学丹经驻玉颜。
  • 挥麈倘容方外侣,论心长傍月中还。
  • 一径野云车马绝,满林华雨桔槔闲。
  1.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强调了超脱世俗的重要性。通过“一径野云车马绝,满林华雨桔槔闲”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哲理思考:诗中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认同,认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性,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这种思想与佛教中的禅宗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追求心灵上的解脱和超越。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看淡的情感态度,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赠觉庵居士》作为释通岸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释通岸个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
  • 文化价值:此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他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所表现出的超然态度。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明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赠觉庵居士》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释通岸个人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