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终如此,功名自有时。
海云千里阔,林月五更悲。
爱子能相见,愁予是别离。
古人裘破后,此段竟谁知。
送吴伯子归琼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伯子归琼海》是一首明代诗人释今无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介绍:释今无,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深沉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之美以及人生哲理,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诗歌原文:相见先嗟失意殊,文章原自胜隋珠。三年辛苦二千里,万虑消归一字无。桂魄有心圆不彻,秋风何意冷还孤。忙忙未尽寒山话,寂寞琴书上客途。
诗意解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吴伯子的深深思念和不舍。开头两句“相见先嗟失意殊,文章原自胜隋珠”直接抒发了作者与友人重逢时的感慨。第三句“三年辛苦二千里,万虑消归一字无”则描绘了两人分别后各自的辛劳与心境的转变。接下来的“桂魄有心圆不彻,秋风何意冷还孤”以月亮和秋风为喻,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最后两句“忙忙未尽寒山话,寂寞琴书上客途”则是对两人未来道路的展望,既包含了对过去的留恋,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艺术特色:该诗在形式上遵循古典诗词的严格格式,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每句七个字,共四联,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在内容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深刻表现了作者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此外,诗中的用典(如“隋珠”、“桂魄”)也为整首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意蕴。
《送吴伯子归琼海》不仅展示了明代诗人释今无深邃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对象,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