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廉斋

世事只如此,干戈总未平。
人烟供我少,宦况爱君轻。
信步云林阔,由天祸福明。
但能忘宠辱,随处有闲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朱廉斋》是明朝释今无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主要与释今无的个人经历和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有关。以下是对《送朱廉斋》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今无,字阿字,番禺人。自幼跟随雷峰寺的函是和尚学习佛法,后得度成为僧人。他十七岁时开始参悟佛法,并在十八岁时正式受戒。在释今无的一生中,经历了从初学佛法到深入修行的过程,他在监栖贤院务期间,不仅完成了各种苦行修炼,还广泛阅读了内外典,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 创作背景:《送朱廉斋》的创作背景反映了释今无对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干戈不息的状态的深刻感受。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朱廉斋这一人物的深厚情谊。

  3. 艺术风格:《送朱廉斋》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含义深远。通过寥寥数语,诗人传达了对于世事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情逸致。

  4. 主题思想:作品中蕴含了释今无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即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便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送朱廉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释今无个人修行历程和哲学思考的重要作品。它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