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藏一阁,秋尽气萧森。
夜雨不知处,晓云犹在岑。
藤缘偷栗鼠,树响饲雏禽。
缅想前贤乐,茶铛泉石阴。
题萝坑玉岩书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萝坑玉岩书院》是明代诗人释今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作者在此时辞官归乡,并在原读书处建立了萝坑精舍书塾。
从文学角度来看,《题萝坑玉岩书院》作为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诗歌,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容小觑。作品通过描绘书院周围秋夜的景致和氛围,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中“万峰藏一阁,秋尽气萧森”等句子,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书院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这种将自然景观融入诗文的创作手法,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从文化背景来看,玉岩书院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样值得关注。根据资料显示,玉岩书院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萝岗香雪公园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书塾,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变迁,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钟启初在南宋期间曾在此读书,并中进士,后告老还乡时建立了这座书院。这样的历史背景为《题萝坑玉岩书院》这首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从社会文化影响来看,《题萝坑玉岩书院》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诗中所表达的超然物外之情,以及茶铛泉石阴的闲适生活,都与当时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同时,通过对古代书院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群体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题萝坑玉岩书院》作为一篇充满诗意的古诗,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学艺术而受到推崇,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被珍视。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