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山寮寄徐四同

自住上方聊寄迹,山窗长在竹竿边。
昨来是处秋风好,忆尔生时明月圆。
捧橘定知怀袖阔,食梨应喜弟昆连。
偶拈茗碗生闲思,却记前年共酒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雷峰山寮寄徐四同》是明代诗人释今沼的作品,属于古典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雷峰山寮寄徐四同》的作者释今沼,生活在明朝时期。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僧人,释今沼在佛教禅宗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以简洁而深刻的风格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的情感体验。
  2. 诗歌原文及赏析:全诗共四句,内容如下:“自住上方聊寄迹,山窗长在竹竿边。昨来是处秋风好,忆尔生时明月圆。”通过描绘自己在山上居住的情景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传达了对友人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感悟。
  3. 作品主题:《雷峰山寮寄徐四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秋风、明月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4. 文化背景:明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墨客多有涉及宗教和哲学的思考。释今沼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其诗歌作品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
  5.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雷峰山寮寄徐四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言简意赅”的艺术特色。这种艺术风格使得读者能够快速进入诗人的意境之中,感受到那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6. 社会影响:虽然这首作品可能不如某些著名的唐诗宋词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释今沼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研究明代文人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雷峰山寮寄徐四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一种文化的象征。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可以更深入地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