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施仲芳

相对真堪物外知,半檐垂柳论文时。
情多逸兴陶潜韵,诗羡高怀谢朓词。
断酒喜寻莲社客,看云仍有菊花期。
石堂风动西池月,应笑匡床枕独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施仲芳》是由明代诗人释今壁所著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释今壁(约公元1600年前后在世),字东甫,号石堂,江苏吴县人。他是一位多产且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其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和书法等多个领域。
  1. 诗歌原文
  • 相对真堪物外知,半檐垂柳论文时。
  • 情多逸兴陶潜韵,诗羡高怀谢朓词。
  • 断酒喜寻莲社客,看云仍有菊花期。
  • 石堂风动西池月,应笑匡床枕独支。
  1. 诗句赏析
  • “相对真堪物外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外界隔绝,超脱物欲的境界。物外知意味着超越了世俗的认知,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
  • “半檐垂柳论文时”:描述了诗人在半掩的檐下读书的情景,体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 “情多逸兴陶潜韵”:借用陶潜的诗意来表达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情感的丰富。陶潜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 “诗羡高怀谢朓词”:此处用谢朓的诗句来形容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谢朓是南朝诗人,以辞藻华丽和意境深远著称。
  • “断酒喜寻莲社客”:通过描述饮酒后的愉悦心情和寻找同好者的乐趣,反映了诗人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社交生活。
  • “看云仍有菊花期”:描绘了诗人在观赏云彩的同时,仍然期待着菊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
  • “石堂风动西池月,应笑匡床枕独支”: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暗示着诗人孤独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1. 写作背景
  • 《酬施仲芳》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今壁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有关。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繁荣时期,文人墨客众多,诗人们常常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酬施仲芳》不仅展示了释今壁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趣味,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