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寻常愿有年,几番骑马看湖田。
心劳为绾阳城印,调古谁聆单父弦。
三泖共涵卿士月,九山犹戴使君天。
不应便作江边屣,已是桑林一岁眠。
畏庵和章趣成郡志末有三泖九峰遗似屣之句再叠反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畏庵和章趣成郡志末有三泖九峰遗似屣之句再叠反骚”这句话来自明朝诗人杨慎的《三泖九峰》。杨慎,字升卿,号逸史氏,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在这首诗中,杨慎以“畏庵和章趣”为首句,表达了他对家乡三泖九峰的深深眷恋之情。“三泖”指的是三泖湖,位于浙江嘉兴市境内,是太湖的一部分;“九峰”则是指附近的九峰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整句诗的意思是,他在面对家乡的山水时,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敬仰。
接下来的“遗似屣之句”,是杨慎在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感慨,他认为家乡的美景就像穿着鞋子行走一样,虽然已经远去,但留在心中的影像却依然清晰可见。这句诗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再叠反骚”,则是杨慎运用了《离骚》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借用《离骚》中的“反骚”一词,意指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意思,以此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两句诗既体现了杨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歌,通过描写家乡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