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里芙蓉树,曾见先生学易年。
好语盛传三策后,高花独出九秋前。
溪山剩有馀芳在,霄汉应多别梦牵。
欲识旧题无恙否,碧纱深护翠蛟缠。
芙蓉书舍为瓯滨宗伯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芙蓉书舍为瓯滨宗伯赋》是明代诗人顾清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开元寺里的芙蓉树和先生的学问,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非常重要。顾清是松江华亭人,孝宗弘治五年应南京乡试,王鏊为主考,阅清文曰:“昔欧阳子谓,当让苏予瞻出一头地,斯人是也。”置第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先生领荐之岁此花以五月盛开。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对先生学易年的回忆和对先生新成的书舍的描述。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非常独特。顾清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开元寺里的芙蓉树和先生的学问,表达了自己对先生的敬仰之情。顾清在诗中提到“好语盛传三策后,高花独出九秋前”,这两句话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先生的才华和学识。同时,顾清还用“欲识旧题无恙否,碧纱深护翠蛟缠”来表达自己对先生旧情的怀念。
从这首诗中还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情感和真挚的敬意。顾清在诗中提到“天之涯,海之角,书舍新成制纯朴”,这表明了他对先生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让后人更加了解和尊敬明代的大司成瓯滨先生。
《芙蓉书舍为瓯滨宗伯赋》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作者对先生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这首诗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世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