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鹤径田舍过黄耳祠

山灵应道我归来,一径新添雨后苔。
高柳直从江路见,细花还傍竹丛开。
百年天际云千变,万事林间酒一杯。
记得吾家老开府,当年曾劝陆郎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鹤泾田舍过黄耳祠》是明代诗人顾清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1. 作者简介
  •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顾清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成功到官场沉浮再到归隐山林的转变。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这一复杂的人生经历,其中不乏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1. 诗作原文
    山灵应道我归来,一径新添雨后苔。
    高柳直从江路见,细花还傍竹丛开。
    百年天际云千变,万事林间酒一杯。
    记得吾家老开府,当年曾劝陆郎回。

  2. 诗歌赏析

  • 山水意境:顾清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山灵应道我归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故乡的思念。“一径新添雨后苔”则展现了雨后小径上的新绿和生机。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
  • 情感寄托:“高柳直从江路见”和“细花还傍竹丛开”则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深厚感情。这些景物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 哲理思考:“百年天际云千变”和“万事林间酒一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
  • 历史联想:“记得吾家老开府”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上某些重要人物的回忆和敬意。这种历史联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思考角度。

《游鹤泾田舍过黄耳祠》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顾清以他的才华和情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