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宋西庄用己卯寄君韵

华屋高门接两庄,川原暮色黯青苍。
歌钟不复楼心燕,泪眼来看膝下郎。
长路客心知耿耿,旧缄书迹自行行。
只应堂构无遗恨,荆树春风满院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宋西庄用己卯寄君韵》是明代诗人顾清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信息
  • 顾清,字士廉,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他于孝宗弘治五年应南京乡试,王鏊为主考,阅清文后评为第一,第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晋侍读。武宗正德初,刘瑾柄政,清独不附,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后,累擢礼部右侍郎,世宗嗣位后为御史李献所劾,世宗嘉靖六年诏举老成堪用内阁者,径推及清,乃以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后以南礼部尚书致仕。
  1. 诗歌原文
    华屋高门接两庄,川原暮色黯青苍。
    歌钟不复楼心燕,泪眼来看膝下郎。
    长路客心知耿耿,旧缄书迹自行行。
    秪应堂构无遗恨,荆树春风满院香。

  2. 诗意解析

  • “华屋高门接两庄”描述了两个豪华的府邸相邻而立,彰显了其显赫的地位和辉煌的财富。
  • “川原暮色黯青苍”则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原野景象,传达了一种深沉、哀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歌钟不复楼心燕”可能暗示着往日的繁华不再,曾经在楼中回荡的歌钟声也变得遥远而模糊。
  • “泪眼来看膝下郎”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与牵挂。
  • “长路客心知耿耿”体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旧缄书迹自行行”可能意味着书信已经随风而去,无法再得到回应。
  • “秪应堂构无遗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遗憾,以及对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抱负的深深叹息。
  • “荆树春风满院香”则可能是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或寄托,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坚韧,象征着无论环境如何变迁,都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吊宋西庄用己卯寄君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反思与传承。通过对这首古代诗歌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带来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