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题诗风雨集,想得行人喜欲狂。
领取官河三尺水,连宵通闸放归航。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
介绍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出自清代袁枚的诗作《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还朝》。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久旱之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雨水,同时感慨地为同僚林宗清送别的情景。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五月十日出都至京口
六月十七日大雨如注,余始得舟行。十九夜泊瓜州,二十五日入江陵,遂不得渡江。八月二十一日至京口,二十四日发舟。
九月十八日至高邮,十月初三日到瓜州,十六日过镇江,二十五日抵金陵。
十二月十三日,予自京师乘风经太白、热河、居庸,宿宣化,晓至大同,观云海,历朔漠。
十一月初四日至太原,初六日谒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严嵩。
十月二十九日,予自太原泛舟出潼关,道山海关,登燕山之东麓,望北都山南之景;二十日,至昌平;二十一日,至居庸关,游居庸、八达岭二峰;二十二日,至宣府;二十三日,至大同;二十四日,阅武襄、雁门诸关;二十六日,至榆林;二十七日,至宁夏;二十八日,至固原;九月初二日,至西安;初三日,至凤翔;初四日,至长武;初五日,至泾阳;初六日,至高陵;初七日,至咸阳;初八日,至栎阳;初九日,至醴泉;十一日,至扶风;十二日,至武功;十三日,至扶风之西庄;十四日,至长安;十五日,至渭滨;十六日,观鱼跃鸢飞,饮马于灞浐之间;十七日,至华州;十八日,至临潼;十九日,至骊山;二十日,登高骊山之巅;二十一日夜,观月于骊山之上。
十月二十日,复舟次瓜州,二十五日入江陵,遂不得渡。十一月十五日,予从江陵溯长江而上,至黄陵矶,乃遇大风,十五日至白帝城下。
是日,予自江陵溯江而上至忠州,然后折而东南向夔门,于是乎出瞿塘,而巫峡为背,而小三峡束其前,大三峡夹其后,重岩迭障,郁然白云之涌于空际,万夫千仞不可上下。
予时已昏垫绝粮,而风雨晦暝,舟人莫能知所适。
比明,则风定雨霁,卷起篷窗,见瞿塘两崖壁立千仞,与天一色。而水激石,溅起点聚,翠羽千片相击,骈罗而上者,若碎锦堆积。
或曰:“此所谓‘瞿唐’也。”
予闻之而不乐。盖自子瞻赋《登岳阳楼记》后,学者竞效颦于其文。而予独喜为新异奇伟之语以夺人。
故吾尝自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然世之君子未必以为然也,况今之少年耶?且子瞻之文豪放飘逸,非今之俗士可追也。
然而予亦自许其文甚高,虽不能必至于子瞻,然亦未尝不自喜也。
及既上三峡而南,又四日而至白帝城中。
江陵之上流,有巴东三峡,三峡之中又有巫峡焉。
巫峡中神女庙当阙之前,有高岸去江陵数百里而合焉。
予方忧湖北之人将尽死于水火而不暇他顾,而忽闻神女之说,乃欣然向往。
是夕,梦若有所遇,怅然不寐,因赋长短句以记其事。
九月一日,晨起视书简得神女之碑铭。
其辞曰:
昔者巫山之上,有宋玉好修姱以靃靡兮,终不遇合。
及夫怀良善以顺志兮,反穷困而不聊生。
悲人生之长勤兮,愁予心之悁悁。
曾歔欷余涕泣兮,哀余生之不当。
旦余济于江湘兮,乘鄂渚而反顾;
求其友之珍良兮,路修远其难从。
伤余心之悁悁兮,志稸积而不得伸。
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羁旅而不容。
伤时俗之工巧兮,被离骚而独任。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又念皇舆之平驰兮,建衡霍以正位;
纪群言之是非兮,参天地而罔极。
指列星以为喻兮準回辰而取则。
夫惟兹以之永思兮,顾日月之逾迈。
愍余命之不犹兮,魂俇俇而南征。
十年乃始克壮哉兮,二八载而三七。
抚情效志于斯文兮,信美伟而有馀。
虽体解不足以全身兮 固为之欲抑止;
独忍痛而勿弹兮,恐穷涸而失其所以有余。
自前世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