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沈克懋

十载西斋瞬息过,不堪双鬓已成皤。
每惊春雁添归兴,常见秋风发棹歌。
久客何君知我厚,暂违怜我望君多。
匆匆莫讶轻分手,争柰娄云入梦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沈克懋》是诗人龚诩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从创作背景、诗歌原文与翻译、诗歌赏析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龚诩,字大章,号纯庵,明苏州府昆山人,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
  • 诗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其内容推测,可能是龚诩晚年的作品。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节选:十载西斋瞬息过,不堪双鬓已成皤。每惊春雁添归兴,常见秋风发棹歌。久客何君知我厚,暂违怜我望君多。匆匆莫讶轻分手,争柰娄云入梦何。
  • 译文注释:十载西斋瞬息过,不堪双鬓已成皤。每惊春雁添归兴,常见秋风发棹歌。久客何君知我厚,暂违怜我望君多。匆匆莫讶轻分手,争柰娄云入梦何。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春天归来雁群的惊喜和秋天江上船歌的常见,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不舍。
  • 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双鬓已成皤”暗示了年老,而“娄云入梦何”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1. 作者生平
  • 生平简介:龚诩在明朝时期就已是知名的文人,其作品深受后人所喜爱。
  • 其他著作:除了《别沈克懋》,龚诩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诗作,如《野古集》、《听雨轩》等,展示了他广泛的文学造诣。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文化意义: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别沈克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是龚诩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这首诗值得细细品读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