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苦楚吟

极目滔滔水横流,不分高垄及低畴。
往来客子嗟无路,刈穫农夫恨乏舟。
爨下鲤鱼闻拨刺,枕边鸥鹭见沉浮。
官家不信民风苦,方拟腾书贺有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田家苦楚吟》是明朝诗人龚诩创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传达了农民们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压力下的辛酸与无奈。

诗的原文如下:

极目滔滔水横流,不分高垄及低畴。
往来客子嗟无路,刈穫农夫恨乏舟。
爨下鲤鱼闻拨刺,枕边鸥鹭见沈浮。
官家不信民风苦,方拟腾书贺有秋。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农民们面对的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苦难。诗中的“极目滔滔水横流”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湍急、无法通行的景象,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感。而“往来客子嗟无路”则揭示了他们在社会动荡不安时所感受到的生存困境。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境遇的深切同情。

诗中还通过具体的农作物来表达农民的艰辛。“爨下鲤鱼闻拨刺,枕边鸥鹭见沈浮”这两句,用鲤鱼被拨刺和鸥鹭被沉浮来形容农民的辛苦和不幸。这些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诗人还借由自然界的现象来反映社会问题,如“官家不信民风苦”,暗示了上层社会的冷漠与不公。

《田家苦楚吟》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描写,龚诩成功地表达了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使这首诗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