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城闰三月

韩江东望水连天,海燕南归又一年。
世外有僧非佛骨,人间无欲是神仙。
阴那万仞真惭愧,瓶水千株也大颠。
闲阅三春又三月,青山无恙且安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潮城闰三月》是一首由明代诗人释今白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韩江两岸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及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释今白,字大牛,番禺人(今属广东省)。他原名淩霄,俗姓谢,是一位诸生,后来皈依天然禅师剃度出家,成为一位僧人。
  • 生平经历:释今白在明桂王永历七年(1653年)皈依天然禅师,并在雷峰寺建置梵刹期间,长期沿门持钵乞食,积累了相当的资财。十年后的一次行乞中即端坐而逝。
  1. 内容概述
  • 自然景象:《潮城闰三月》中,释今白描绘了韩江东望水连天的景象,海燕南归又一年的情境。诗中还出现了“世外有僧非佛骨,人间无欲是神仙”的句子,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 内心世界:在“阴那万仞真惭愧,瓶水千株也大颠”一句中,作者流露出对于世间万象的深刻反思与自我批评。同时,“閒阅三春又三月,青山无恙且安禅”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安宁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潮城闰三月》中的诗句充满了哲理,如“人间无欲是神仙”和“阴那万仞真惭愧”,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外在的自然景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人生观念。这种深邃的意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色。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每个词句都经过精心选择,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性。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也是古典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潮城闰三月》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生活哲理的诗歌,更是明代佛教文化与文人思想交融的产物。它不仅反映了释今白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学思考,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观察明代文学与宗教思想的窗口。通过对这首经典之作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