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少庵之楚谒所知

粤国千山外,言扬楚水舲。
送君出江口,黄叶满津亭。
树色寒云梦,秋声落洞庭。
故人一相见,吟眺九疑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少庵之楚谒所知》是明代诗人释愿光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时代背景。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愿光(约公元1459年前后在世),明僧,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以佛教思想为题材,语言洗练而不失韵味,对后世影响颇深。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表现佛理与自然景观交融方面的艺术成就。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粤国千山外,言扬楚水舲。送君出江口,黄叶满津亭。树色寒云梦,秋声落洞庭。故人一相见,吟眺九疑青。”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远望着千山之外的国家,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随即送别之人走出江口,满地黄叶的景象渲染出深深的离愁。随着诗人的视线,可以看到寒云笼罩下的湖面,秋声伴随着落叶飘落洞庭湖。在这里,“九疑青”可能指代的是友人所在地的地理特征,或者是寓意着某种精神追求。
  3. 诗歌内容赏析:《送陈少庵之楚谒所知》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思的表达。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黄叶”、“寒云梦”、“落洞庭”,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唯美和深远。
  4. 艺术特色:《送陈少庵之楚谒所知》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其语言简练而富有层次,既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此外,这首诗的结构紧凑,通过对景抒情的方式,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5. 历史影响:此诗在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展现。通过欣赏这首作品,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还能够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送陈少庵之楚谒所知》是释愿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艺术感,创作出的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优秀诗歌。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作者的个人经历、生活背景,更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